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取消落戶限制 有序發行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
摘要:《重點任務》中,圍繞促進農業轉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增強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載能力,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提升城市建設與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六個方面提出了22項具體任務。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記者劉潤報道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印發《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強調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統籌發展和安全,深入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撐。
《重點任務》中,圍繞促進農業轉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增強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載能力,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提升城市建設與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等六個方面提出了22項具體任務。
——促進農業轉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方面,《重點任務》提出,協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提高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具體任務包括:有序放開放寬城市落戶限制、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未落戶常住人口、提升農業轉移人口技能素質、健全配套政策體系等。
值得關注的是,《重點任務》明確,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城市落實全面取消落戶限制政策,實行積分落戶政策的城市確保社保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城市落戶政策要對租購房者同等對待,允許租房常住人口在公共戶口落戶。
——提升城市群和都市圈承載能力方面,《重點任務》提出,增強中心城市對周邊地區輻射帶動能力,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增強城市群人口經濟承載能力,形成都市圈引領城市群、城市群帶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動力系統。具體任務包括:健全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機制、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建設軌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等。
《重點任務》要求,制定京津冀協同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扎實實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研究編制長江中游、北部灣、關中平原等跨省區城市群實施方案,有序引導省內城市群發展。健全城市群多層次協調機制和成本共擔利益共享機制,提高一體化發展水平。
——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方面,《重點任務》要求,統籌城市布局的規模經濟效益和生態健康安全需要,促進城市合理分工、協調聯動,優化城鎮規模結構。具體任務包括:促進超大特大城市優化發展、推進縣城補短板強弱項、強化邊境地區城鎮功能、促進特色小鎮規范健康發展等。
《重點任務》強調,在債務風險可控前提下,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財政性資金統籌支持力度,有序發行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專項企業債券。同時,發揮120個縣城建設示范地區帶動作用,支持在有條件縣城建設一批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結合新型城鎮化建設,健全易地扶貧搬遷大型安置區公共設施等。
——加快建設現代化城市方面,《重點任務》明確,順應城市發展新理念新趨勢,建設宜居、創新、智慧、綠色、人文、韌性城市,推進城市現代化試點示范,使城市成為人民高品質生活的空間。并就著力解決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低碳綠色城市、增強城市發展韌性、優化城市交通服務體系、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等進行了具體部署。
——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方面,《重點任務》提出,樹立全生命期管理理念,完善治理結構、創新治理方式,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吨攸c任務》還就優化城市空間治理、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等進行具體部署。
——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方面,《重點任務》要求,以縣域為基本單元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進城鄉要素雙向自由流動和公共資源合理配置,以11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為突破口,推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舉措落實落地。并從促進人才入鄉就業創業、深化改革農村土地制度、推動公共設施向鄉村延伸等進行了具體部署。
此外,《重點任務》就組織實施提出了要求,首先是壓實地方責任。省級發展改革委要牽頭會同省級各有關部門,做好組織調度和任務分解,加大資金和用地等要素保障支持力度。市縣級政府要切實推動任務落實、政策落地、項目見效,確保取得實質性進展和成效。
其次是強化部際協同。國家發展改革委依托城鎮化工作暨城鄉融合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會同各有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和指導督促。各有關部門要細化制定具體措施,并組織調動本系統力量。
責任編輯:劉丹陽